課程名稱:電工技能實訓
適用專業(yè):中等職業(yè)學!峨姎膺\行與控制》專業(yè)
1、前言
1.1課程的性質:
本課程是《電氣運行與控制》專業(yè)的一門專業(yè)課程,其目標是培養(yǎng)學生具備從事電氣控制線路、電子線路設計、安裝、調試等基本職業(yè)能力,并為后續(xù)課程的學習作前期準備。
1.2設計思路
本課程標準的總體設計思路:變三段式課程體系為任務引領型課程體系,打破傳統(tǒng)的文化基礎課、專業(yè)基礎課、專業(yè)課的三段式課程設置模式,緊緊圍繞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來選擇課程內容;變知識學科本位為職業(yè)能力本位,打破傳統(tǒng)的以“了解”、“掌握” 為特征設定的學科型課程目標,從“任務與職業(yè)能力”分析出發(fā),設定職業(yè)能力培養(yǎng)目標;變書本知識的傳授為動手能力的培養(yǎng),打破傳統(tǒng)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,變?yōu)橐?ldquo;工作項目”為主線,創(chuàng)設工作情景,結合職業(yè)資格鑒定,培養(yǎng)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。
本課程標準以《電氣運行與控制》專業(yè)學生的就業(yè)為導向,根據行業(yè)專家對本專業(yè)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的任務和職業(yè)能力分析,以電子電工電路安裝流程為主線,遵循學生認知規(guī)律,緊密結合職業(yè)資鑒定中的考核要求,確定本課程的工作任務模塊和課程內容。為了充分體現任務引領、實踐導向課程思想,將本課程的教學活動分解設計成七個工作任務模塊項目或工作情景,以項目為單位組織教學,以實際控制線路為載體,引出相關專業(yè)理論知識,使學生在安裝、設計過程中加深對專業(yè)知識、技能的理解和應用,培養(yǎng)學生的綜合職業(yè)能力,滿足學生職業(yè)生涯發(fā)展的需要。
本課程建議課時為540學時。
整套設備構成與配備(以二十四座為例):
1、實驗操作桌12張,一桌二座,操作桌桌面中央設置九孔通用繼電控制實訓插板(尺寸:45×70cm),繼電控制實訓根據電路要求插上電氣元件,布線實驗。元器件已裝在特制元件盒上,實驗時插在通用底板上就能連續(xù)實訓,方便、靈活。每張操作桌配有一塊膠皮板,保護插板和桌面(如需要在桌上放置電動機、焊接、放重物等)。
2、示教控制臺:由示教實驗操作桌、實驗臺、演示控制屏組成,能分別控制12臺學生實驗臺的電源。尺寸為160×70cm。
3、實驗臺:共12臺,每張學生實驗操作桌上配置1臺。
4、器材配備:人體復蘇模型1個、滅火器1只,手電鉆3把,表筆、扳手、尖嘴鉗、鋼絲鉗、剝線鉗等工具13套,電烙鐵及烙鐵架25套,MF-50萬用表13只,數字萬用表1只,電度表13只,兆歐表13只,鉗形表13只,轉速表1只,繞線機2臺,保險盒39只,配電板26塊,熔斷器78只,拉線開關、圓插座、平燈頭各26只,20W日光燈13套,交流電流表39只,交流電壓表13只,換相開關13只,電阻一批,變壓器組件13套,三相電動機拉具1套,鋼鋸架13把,單相電動機13臺,三相180W鼠籠式電動機26臺,100W直流電機1臺,交流接觸器52只,組合開關13只,3H鐵殼按鈕13只,熱繼電器26只,時間繼電器13只,變壓器13只,單刀開關13只,三相閘刀13只,信號燈13只,變壓器繞線桌1張,雙門立柜2個,學生凳25張。
2、課程目標
通過任務引領和項目活動,掌握電工電子電路設備安裝的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,能完成本專業(yè)相關崗位的工作任務,具有誠實、守信、善于溝通和合作的品質,樹立環(huán)保、節(jié)約、安全意識,為發(fā)展職業(yè)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職業(yè)能力培養(yǎng)目標
●會熟練使用電工工具
●能執(zhí)行電氣線路安裝規(guī)程、規(guī)范、標準
●會識別低壓電器、根據要求選擇其規(guī)格與型號
●能安裝電力拖動基本線路
●會識別電子元器件
●會安裝電子線路
●會基本電工電子儀表的使用與維護
●會安裝通用機床控制電路
●會分析常見機床電路、排除常見機床電路故障
3、課程內容和要求
序號
|
工作任務模塊
|
課程內容和教學要求
|
活動設計
|
參考學時
|
項
目
一
|
了解電子電工實訓工作環(huán)境
|
1、 能說出電子電工實訓室的供電系統(tǒng)、電源分布、負荷允許值、及其他安全用電要求。
2、 能說出電子電工工作臺各部分的組成、作用、電源分布、負荷允許值、及其他安全用電要求。
3、能說出拓展所需的器材、線材所處位置,
|
●實訓室操作
針對電子電工工作臺進行規(guī)范操作、安全用電示范
|
10
|
項
目
二
|
低壓電器的認識
|
1、 認識低壓電器的種類、結構、工作原理。
2、 能排除簡單的低壓電器故障
3、 認識電工線材
4、 認識電工安裝輔料:螺絲、螺母等的規(guī)格與型號
|
●實訓室操作
在實訓室中利用真材實料和電工工具,對元器件進行解剖、測試與安裝
|
10
|
項
目
三
|
安裝電力拖動基本線路
|
能根據《電工工藝學》要求,進行電力拖動基本線路的工作原理分析、線路安裝與調試,并能進行簡單控制線路的設計。
|
●實訓室操作
在實訓室中利用材料和安裝工具,安裝電力拖動基本線路
|
138
|
項
目
四
|
安裝通用機床控制電路
|
1、能讀懂普通車床、鏜床、銑床、橋啟的圖紙
2、能根據普通車床、鏜床、銑床、橋啟的圖紙進行線路安裝
|
●實訓室操作
在實訓室中利用材料和安裝工具,安裝通用機床控制電路。
|
56
|
項
目
五
|
排除常見機床電路故障
|
能用相應儀表排除普通車床、鏜床、銑床、橋啟的故障
|
●實訓室操作
能用相應儀表排除普通車床、鏜床、銑床、橋啟的故障
|
108
|
項
目
六
|
電子元器件的認識
|
1、 認識電子元器件的種類、結構、工作原理。
2、 能用儀表判別電子元器件的好壞
3、 認識電子安裝輔料:焊錫、松香、電路板等的規(guī)格與型號
|
●實訓室操作
在實訓室中利用真材實料和電工工具,對元器件進行識別、測試
|
20
|
項
目
七
|
安裝電子線路
|
能根據圖紙,進行電子線路的工作原理分析、線路安裝與調試,并能進行簡單電子控制線路的設計。
|
●實訓室操作
在實訓室中利用材料和安裝工具,安裝電子線路
|
138
|
其 它
|
機動
|
20
|
考核評價
|
40
|
總課時
|
90
|
4、實施建議
4.1教材編寫
1、必須依據本課程標準編寫教材,教材應充分體現任務引領、實踐導向課程的設計思想。
2、教材應將本專業(yè)職業(yè)活動,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項目,按完成工作項目的需要和崗位操作規(guī)程,結合職業(yè)技能證書考證組織教材內容。要通過以企業(yè)崗位為情景,以電氣線路、電子線路、模擬機床為載體,引入必須的理論知識,增加實踐實操內容,強調理論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。
3、教材應圖文并茂,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,加深學生對電工電子電路系統(tǒng)的認識。教材表達必須精煉、準確、科學。
4、教材內容應體現先進性、通用性、實用性,要將本專業(yè)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設備納入教材,使教材更貼近本專業(yè)的發(fā)展和實際需要,更貼近學生。
5、教材中的活動設計內容要具體化、形象化,并具有可操作性。
6、要配備多媒體光盤
4.2教學方法
1、在教學過程中,應立足于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采用項目教學,以工作任務為引領,提高學生學習興趣,激發(fā)學生的成就感。
2、本課程教學的關鍵是現場教學,在教學過程中,教師示范和學生分組操作訓練互動,學生提問與教師解答、指導有機結合,讓學生在“教”與“學”過程中,熟練使用工具、設備。
3、在教學過程中,要創(chuàng)設工作情景,同時應加大實踐實操的容量,要緊密結合職業(yè)技能的考核,加強考證的實操項目的訓練,在實踐過程中,使學生掌握技能,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。
4、在教學過程中,要應用掛圖、多媒體等教學資源輔助教學,幫助學生掌握技能。
5、在教學過程中,要重視本專業(yè)領域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設備發(fā)展趨勢,貼近生產現場。為學生提供職業(yè)生涯發(fā)展的空間,努力培養(yǎng)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創(chuàng)新精神和職業(yè)能力。
6、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提升職業(yè)素養(yǎng),提高職業(yè)道德。
4.3教學評價建議
1、改革傳統(tǒng)的教學評價手段和方法,采用階段評價、目標評價、項目評價、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模式。
2、關注評價的多元性,結合課堂提問、學生作業(yè)、平時測驗、實驗實訓、技能競賽及考試情況,綜合評價學生成績。
3、應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中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,對在學習和應用上有創(chuàng)新的學生應予特別鼓勵,全面綜合評價學生能力。
4.4課程資源的開發(fā)和應用
1、注重實驗實訓指導書和實驗實訓教材的開發(fā)和應用
2、注重掛圖、視聽光盤、教學儀器等常用課程資源和現代化教學資源的開發(fā)和利用,這些資源有利于創(chuàng)設形象生動的工作情景,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。
3、建立本專業(yè)開放實訓中心,使之具備現場教學、實驗實訓、職業(yè)技能證書考證的功能,實現教學與實訓合一、教學與培訓合一、教學與考證合一,滿足學生綜合職業(yè)能力培養(yǎng)的要求。